氏相傳系出炎帝神農氏,後因戰功受封於齊,其六世子孫有一子名高,而高的孫子與管仲聯合諸侯有功,故齊桓公命其以高為姓,即是高姓的由來。


高氏後裔中有一高洪為後漢渤海太守,因居住渤海蓨縣且子孫繁衍眾多,成為當地望族,此即為渤海高氏的由來。後高鋼祖為避黃巢之亂,舉家由河南省光州固始縣播遷入閩,定居於福州懷安縣鳳岡,成為開閩始祖。

 

開閩第六世祖高鑌、高鎰遷居福建安平。十七世組高山因避元末之亂,再度舉家遷入安溪定居大平,後來子孫分為十三房(上派五房為佛安、佛養、佛成、佛福、佛信,下派八房為積傳、積良、積淵、積祥、積賢、積成、積雄、積和)。其中有十房在三十世字輩與三十一世培字輩於清乾隆時代渡海來臺開墾臺北文山地區。

 

清代的文山堡地區是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高氏族人開墾的重要區域,根據民國80年(1991)高銘貴所編之《渤海高氏族譜》中的調查,高氏族人在新店地區的墾拓情形,大致有清嘉慶年間的高鑾與其族人在屈尺與粗坑的開墾,以及光緒及清末高氏族人在德高嶺、十六份及十四份的開墾(註27)

 

而據民國40年(1951)高烶深所編之《安平高姓族譜誌略》來看,來到新店地區的移民約有上派二房高阿爐的祖先遷來粗坑里過橋坑;上派三房高德合、高海水、高天生等人之祖先,在今雙坑里內墾拓;上派五房高烶潤、高敬遠祖先立基員潭里際仔頭;下派長房高德義祖先來臺先入大坪林七張;下派三房高耍、高平、高九等先祖開墾於員潭里;下派六房高先送祖先開墾屈尺,另外下派八房子綿公之系統亦從深坑入新店發展(註28)。

由於高氏族人開墾的地區遍及臺北及大文山地區,族人繁衍極多,新店地區之開墾除自大陸渡臺後即到本地之外,後亦有陸續自外地移入,依目前所知,新店地區以上派二房佛養公、上派三房佛成公、下派長房積傳公以及下派四房積祥公派下人數最多(註29),其中下派長房之宗祠設在新店十二張之百忍街,下派四房在新店路設有祭祀公業高積祥管理委員會(註30)。

 

另值得一提的是高氏族人與集應廟的關係,乾隆初年安溪高氏族人渡臺開墾時,同鄉的張姓、林姓也陸續結伴前來,其共同的信仰為祭祀保儀尊王(俗稱尪公)。爾後三姓之間因族人繁衍及血緣認同等諸多理由而漸漸疏遠,最後終有三姓拈籤自立的情形,共同的尪公信仰遂解散分立,高姓拈得尪公神像、張姓拈得香爐、林姓拈得尪媽(即尪 公的林 夫人),爾後各自籌資購置祖祠祀祖。

三姓分立的事情約莫發生在清道光末年(1850)左右,

清咸豐10年(1860)高姓族人考量到族人多聚居在文山地區,遂發起建集應廟於竹圍內(即今景美國小南側)

 

清同治6年(1867)遷移到現址重建,據集應廟廟方人員表示,只有高姓後代子孫可以成為集應廟的管理人員,由此可見這是一間具有濃厚血緣性質的廟宇,而實際上也具有大宗祠的性質。

 

每年農曆正月中尪公誕辰祭典,輪流由 五甲 (即五組)祭祀,其順序依次為頭重溪甲(深坑、石碇)、內湖甲(興福、待老坑)、大坪林甲(新店、阿泉坑及六張犁)、景尾甲(溪子口)、北投甲(嘎嘮別、淡水及八里)。透過集應廟之祭祀,高姓族人密切的連結在一起。而最早的高姓祭祀公業也由三十三世的派字輩二十八房共同成立。


自第二十二世祖佛成公及二十三世祖積傳公入臺以降,高氏子孫如今已繁衍至四十世,人數之多已不可勝數,創辦碧潭詩社的高墀元以及前新店鎮長高淵源即為高氏後代子孫。

 

(註27)資料來源:高銘貴,《渤海高氏族譜》(民國80年),頁44。
(註28)資料來源:《高氏族譜——子綿組派下手冊》,民國78年自印本,及同上,頁187。
(註29)高天賜耆老口述,鄭揚宜採訪, 民國94年6月24日 。
(註30)資料來源:《第十二屆臺北市高姓宗親會特刊》,頁60-62。

章出處:http://library.sindian.gov.tw/tw/record/page.asp?record_id=7&record_detail_id=64&page=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