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量變引發質變

  雖說人口過剩是地球扛不起的負擔,人口結構失控,可能引發的危機也不容小覷。2005年的出生人口為1958年的1/2,而且逐年遞減,2020年總人口數終於開始遞減,出生率無法提高、退休老年人口過多,慢慢變成年輕人養不起的人口危機。

這是2013年擔任新竹市家長聯合會理事長前後、12年國教逐漸成形之際寫的報告。

2013年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百,現在高中職就學人口約為32.5萬,已經很多高中職招不到學生,12年後高中職就學人口約為16.7萬,這是危機,也是轉機。

  
  12年後12年國教全面免試根本不是問題,倒是政府沒有妥善因應,國家會面臨全面崩盤的危機。
內政部資料

  不看中間如何因應,12年後,國中小教室會空出一半,把現有國中全數轉成完全中學,國小班級人數全部減半,可能是因應國家未來轉型,不得不然的處置方式。

  如果國家短視,不願投資在教育上,像把未來一定會變成農金的農用土地,短視的轉變成工商用地,不但以後會面臨糧食危機,土地貧瘠化之後,無法逆轉,代價慘重,科技之父瞬間變成亡國之父,主政的人絕不能輕忽。

  如果政府短視,不能及早因應, 相變變成不可逆的災難,後果難以估計。

附註:

台灣歷年出生人口




年     別出  生  數
民國47年1958@1 413,679
民國48年1959423,863
民國49年1960422,319
民國50年1961422,740
民國51年1962426,325
民國52年1963427,212
民國53年1964419,797
民國54年1965409,620
民國55年1966418,327
民國56年1967376,806
民國57年1968396,886
民國58年1969393,455
民國59年1970396,479
民國60年1971382,797
民國61年1972368,067
民國62年1973369,022
民國63年1974369,671
民國64年1975369,349
民國65年1976425,125
民國66年1977397,373
民國67年1978410,783
民國68年1979424,034
民國69年1980413,881
民國70年1981414,069
民國71年1982405,263
民國72年1983383,439
民國73年1984371,008
民國74年1985346,208
民國75年1986309,230
民國76年1987314,024
民國77年1988342,031
民國78年1989315,299
民國79年1990335,618
民國80年1991321,932
民國81年1992321,632
民國82年1993325,613
民國83年1994322,938
民國84年1995329,581
民國85年1996325,545
民國86年1997326,002
民國87年1998271,450
民國88年1999283,661
民國89年2000305,312
民國90年2001260,354
民國91年2002247,530
民國92年2003227,070
民國93年2004216,419
民國94年2005@1/2 205,854
民國95年2006204,459
民國96年2007204,414
民國97年2008198,733
民國98年2009191,310
民國99年2010166,886
民國100年2011196,627


近年少子化已成為社會重視的議題,尤其亞洲國家出生率降低的情況更為顯著,以台灣為例,人口數在2019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人後,自2020年起,台灣已連續3年人口呈現負成長,2022全年新生兒人數僅13.8萬人,更創下歷史新低,預估30年後,台灣人口將低於2000萬人。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平均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屆時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逾20%,無論是人口老化或少子化對社會運作的影響可說是相當廣泛,以教育方面來看,部分台灣大專院校自去年底起陸續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隨著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有些學校最終只能黯然退場,同時在勞動人口方面,疫情解封後,踏入職場的新鮮人減少,我國餐飲住宿服務業、製造與營建業、電子資訊業等均出現缺工情況。






生命從哪來

生命從哪來

  Carl Sagan 說 We are all star stuff. 編輯頁   課程草稿 7/8/23  宇宙大霹靂後,隨著宇宙的降溫,一部分輻射物質(以光速前進的能量稱為輻射物質)開始獲得質量,主要是形成電子與夸克等物質,隨後形成數量比約為 12:1 的化學元素氫與氦。...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