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老家被消失!航照專家揪新北市府2大錯誤:缺乏專業還指鹿為馬
地理學與影像檔案研究者黃同弘今天(26日)則在臉書表示,根據現地調查結果與他於本月14日接受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委託所做的「萬里中幅子礦業用地住宅判釋報告」 ,「70年代末,因諸子皆已外出工作與求學,賴母隨同次子搬遷至萬里市區4樓公寓,方便日常生活,賴宅原址於80至90年代呈荒廢及植被入侵貌;而待至兒女事業有成,得以購入原屬礦主的自宅土地(中萬里加投段中幅子小段63-13號),且賴母年已老邁、行動不便,2003年方於原址重建賴家家宅。過程中,中福84號門牌始終存在,各項稅賦與家戶基本電費皆有繳納;換言之,賴宅之存在是延續性的事實,並非2003年憑空出現,也沒有人可以憑空誕生。」
稍早接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記者電話,就近來賴清德老家一事新聞爭議,提供航照判釋諮詢。在此亦將個人意見,以文字形式公告於社群媒體。
一、
係爭之初,曾韋禎記者對黃國昌委員所提出之航照,因黃委員辦公室後製之框線示意無法完整疊合,而指為惡質造假。但撇除框線示意,黃所示皆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發布之航照,仍能提供航照該時空建築存有與否之事實證據。美編有瑕,但假造圖資當屬無稽。
二、
林業保育署航遙測分署建置ASRSB航遙測分署瀏覽平台(https://image.asrs.gov.tw/),該圖台為開放資料,任何人均可於圖台查詢民國六十二年至一一二年間全臺航照。係爭區域航照涵蓋從1974至2022年,目前可閱覽歷年航照近三百幅。ASRSB瀏覽平台之掃描圖資皆為最高解析上傳、套疊誤差值須符合法令規範、圖中北方皆調整朝上,平台設計目的為使公民容易使用。逐年查詢比對,可較黃國昌委員個別購圖,得至更完整的結果。
三、
航照可用以判斷林型、鬱閉度、林分材積級,及各式土地利用與作物種類,建築之有無當屬最基本之判斷,然所見之建築是否為違建,應由權責機關認定。黃委員出示予媒體者,為1986、1992及2005年航照(2023-12-11聯合報資料),上開航照確可辨別係爭建築原不存在,2003年方才興建。
但同前述,ASRSB 航遙測分署瀏覽平台可查詢1974以來資料。1974至1979年間,中幅子該巷北側實為一長條型礦業工寮。中間年份航照因多有雲蔽暫先略過。(不同任務航高與鏡頭皆不相同,天候亦有差異,所得航照解析度即有差異。)1984年航照則可清晰照見,長條型礦業工寮已增改建為個別住宅。
長條型礦業工寮包含賴清德老家位址,從時間發展來看,最西端的賴宅為最晚改建之住戶,乃至80、90年代,基地長時間呈現荒廢貌或為植被侵入(當時賴清德應已於外地求學及就業)。
四、
ASRSB航遙測分署瀏覽平台僅收錄林務局自辦航照以來檔案,但在此之前,台灣尚有空軍代辦之農林航空攝影。
1962年1月11日,空軍六大隊執行陽明山製圖任務,以東西向航線拍攝至萬里一帶。中幅子周邊可見水田、梯田、果園、茶園,高度土地利用幾無隙地。其中最突出者為中幅礦業群落、台車軌道與尾礦堆,前述長條型礦業工寮即座落於尾礦堆上。這才是賴清德出生及成長時的家園原貌。
五、
閱讀航照應避免「所信即所見」。
拉長視野,我們可以看見舊日萬里的礦業發展與人地關係,彼時礦工勞動條件與居住環境皆不健全,同幅航照西側坑中,亦即賴父意外身故之地。在後來的時空中,礦業退場、里山農業萎縮、次生林漸復,留下來的人們在尾礦堆上零敲碎打,陸續改善居所。我猜想他們可能連土地所有權或建築執照都沒有。
❝每張故鄉所在的航照,都是家族與土地的合影。❞
以上。這是我所看到的。
PS.一邊煮奶茶一邊完成此份報告,先設人型立牌,容明後日有空再行核對,確認無疑義後公開。另外,查核中心記者有回饋調查所得,原礦主後將土地賣給第三人,新地主再將土地分割賣給礦工,故該地住戶們應已擁有土地所有權。
12/15補充:本日以不同年份航照進行檢訂作業,確認昨日判釋無疑義:今日賴宅確為2003年興建,但賴宅位址在最初長條型礦業工寮建物範圍內,60至70年代航照皆可證建物既存。
本文改設公開,要多說明的是,航照雖為光學證據,但成像受航高、焦距、高差位移、鏡頭畸變差乃至飛行時的霾度、天陽入射角與機身傾斜位移影響,之於建築物,不會有兩張照片可以百分百吻合;而必須是經由固定基準線(比如道路)套疊比對,以及檢視建築相關關係與變化(比如84號及85號增改建先後)來加強辨別。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團隊作業,除引用航照以外,調查方式也包括傳統現場採訪,其他建築及土地相關圖資調閱,最後再交互比對,建議讀者可以等待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告。比如我個人會好奇,為何賴宅改建晚於其他住戶,家宅荒廢期間賴母又棲身何處,但這類故事大概只有詳盡的人物採訪與生命敘說才有辦法回答。